•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傳對陸綠色產品課徵關稅 歐盟若跟進…衝擊大

2024/05/13

美國拜登政府傳出最快本周決定對中國大陸電動車、太陽能板及電池等「新三項」綠色產品課徵關稅。彭博資訊分析,此舉表面上看起來是對中國採取大動作,但實際上不會對大陸經濟成長造成多大不利影響,因為大陸這些產品並不依賴美國市場。 美國現行關稅早在幾年前就已封殺掉大陸電動車對美出口,大陸太陽能板對美出口,大部分都是從海外工廠轉進美國。 拜登既要表面對中國採取強勢行動,但又避免對中國造成重大經濟傷害,以免破壞雙方關係。拜登4月曾保證,將對中國鋼、鋁產品課徵25%關稅,基本上也是無牙老虎,因為中國對美國出口鋼、鋁數量很少;至於對大陸造船業的調查,可能曠日廢時。 中國大陸面臨的真正危險,可能在於拜登對電動車的象徵性動作,會為其他國家創造先例,尤其是歐盟。 拜登政府迄今一直不願對中國採用地毯式的提高關稅措施,而是針對性地打擊中國半導體及其他策略性產業。這些措施並不能阻止中國廠商在綠能...


美國總統拜登傳出最快可能本周決定,將對中國大陸電動車、太陽能板及電池等課徵關稅。  (美聯社)

美傳將陸電動車關稅升至100% 拜登選前表態捍衛國內產業

2024/05/13

美國總統拜登計劃近日內宣布對中國大陸乾淨能源產品提高進口關稅,其中對大陸電動車關稅稅率可能提高三倍到100%,在大選前宣示捍衛國內產業意味濃厚。 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最快14日(周二)就會宣布這項計畫,除電動車外,矛頭也將指向從大陸進口的關鍵礦物、太陽能產品及電池,其他現行關稅可望大致維持現狀。過去一年來,拜登政府檢討前總統川普2018年援引「301條款」對大陸製品祭出的關稅,最後做出這項決定。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來源說,針對大陸電動車的關稅稅率可能從25%提高到100%,另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汽車加徵2.5%關稅。 美國政府官員、汽車製造商和一些議員擔心,現行稅率不足以阻擋低價大陸車湧入美國市場、打擊國內汽車產業。 路透也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拜登政府也將對大陸半導體與注射器等醫療產品加徵新關稅。 拜登近幾個月來頻頻向搖擺州工會代表保證,會致力保護工作機會。例...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國壟斷磷酸鋰鐵電池市場 立凱:支援美國刻不容緩

2024/05/13

中國壟斷磷酸鋰鐵電池市場,正極材料廠立凱-KY董事長張聖時表示,藉由美國對抗中國之際,支援美國建立電池技術生態,是台灣廠商刻不容緩的機會。 張聖時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主持的「數字台灣」節目訪問,12日晚間播出。張聖時說,中國是有計劃的進入磷酸鋰鐵電池產業,2012年先取消在中國的相關專利,讓中國廠商不用支付高昂的授權金。 中國政府之後透過大量補貼,扶植當地廠商,並利用產能優勢,創造競爭優勢。張聖時表示,中國極盛時期有200多家正極材料商,據統計,2023年中國磷酸鋰鐵電池材料銷量達到160萬噸,是三元鋰電池的2倍,最大廠商1年出貨50萬噸,是立凱的1萬倍。 張聖時指出,中國政府補貼電動車及電池的金額高達新台幣5.6兆元,比亞迪1年獲得補貼735億元,寧德時代2022年研發經費達800多億元,研發人員1.8萬人。 張聖時說,美國將電動車和鋰電池產業視為是「蛋黃區...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專家: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 房地產危機也有解

2024/05/13

在中國央行及大陸官方政策的刺激下,大陸1月新增銀行貸款增幅超出預期。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2024)年1月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4.92兆元(約為6,837億美元),並創下歷史新高,並較去(2023)年12月大幅增加。經濟學家表示,1月銀行貸款強於預期,將支持實體經濟。此外,大陸五家國有銀行已根據「白名單」機制與8,200多個住宅項目匹配開發貸款,以解決房地產行業的流動性危機。 另外,根據《日經新聞》的報導,大陸電動車大廠比亞迪將在墨西哥建立一家新的電動汽車(EV)工廠,該公司目標是建立一個向美國出口的中心。目前比亞迪已啟動墨西哥工廠的可行性研究,並與墨西哥的官員就包括工廠選址在內的條款進行談判。 街口投信表示,隨著中國電動車的競爭加劇,歐洲和美國汽車製造商競相降低電動車成本。其中,美國前三大汽車製造商「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的執行長同步表示願意建立合作關係以...


豐田織機位於愛知縣的工廠。 豐田織機官網

日經:豐田自動織機因引擎排放造假面臨撤照處分

2024/05/13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國土交通省擬對豐田汽車關係企業在引擎排放測試造假開鍘,可能撤銷特定型號引擎認證的資格。 日經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國土交通省將下令豐田自動織機工業採取措施,避免「不當行為再次發生」。這將是繼大發汽車和日野(Hino Motors)之後,國土交通省再次出手。豐田織機以紡織業起身,後來跨足生產機械和汽車。 報導說,國土交通省也考慮撤銷豐田織機所生產挖掘機引擎的認證。另外也考慮對兩款嚴重造假的堆高機引擎採取同樣行動。 報導也說,主管機關將評估不當行為的嚴重性,決定是否對用於Land Cruiser 和HiAce貨車的引擎採取同樣行動。 豐田織機今年1月向國土交通省報告發生不當行為,包括篡改多款推高車和汽車引擎型號的性能測試數據。


特斯拉車輛在加州舊金山道路上處於自動駕駛(Autopilot)模式的檔案照片。 路透

路透:美檢方正評估特斯拉自駕系統陳述 是否構成欺詐

2024/05/10

路透根據未具名的三位知情人士報導,美國檢方正在調查特斯拉(Tesla)在電動車自動駕駛功能方面,是否有誤導投資人和消費者之嫌而構成證券欺詐或電信欺詐。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Autopilot)和全自動駕駛(FSD)系統可以輔助轉向、剎車和變換車道,但並非可以完全自主。路透指出,雖然特斯拉已經警告駕駛人需要隨時準備接手,但美國司法部已著手審查特斯拉以及執行長和馬斯克有無暗示旗下車輛可以自動駕駛等其他說辭。 另外,美國道路安全監管機構已對數百起特斯拉車輛在啟用自動駕駛功能後發生的車禍展開調查,其中包括致命車禍,這已使得特斯拉大規模召回車輛。 路透2022年10月報導過美國對特斯拉展開刑事調查,這次率先披露,聯邦檢察官審查有無具體的刑事責任。據了解,檢方調查的重點在於,特斯拉是否在輔助駕駛系統方面誤導消費者,從而構成涉及州際通信欺騙的電信欺詐行為。其中兩名知情人士說,檢察官也在...


特斯拉傳出本周自官網刪除北美地區3,400多個職缺招聘啟事,且正擴大在中國大陸的裁員行動。 美聯社

到底有多慘?特斯拉傳在中國擴大裁員 又凍結北美招聘

2024/05/10

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官網上北美地區招聘啟事,傳出8日幾乎全遭刪除,只留下三個。在此同時,中國大陸的裁員行動據傳也持續擴大進行。 財經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導,特斯拉自官網刪除的3,400多個職缺,大多位於美國加州、德州和內華達州。僅剩的三個職缺,屬於德州和加州兩地社區大學的七至16周「製造開發計畫」,提供申請者「轉為正職製造專員的機會」;位於內華達州的職缺,則是四至六周的實習計畫。特斯拉上周也取消今年的暑期實習計畫。 但Quartz報導,在LinkedIn上,特斯拉仍開出326個職缺,多數位於中國大陸,少數在歐洲,另外至少有一個在多明尼加共和國。但只有一個「製造開發計畫」的職缺位於美國。 在此同時,彭博資訊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在中國的裁員行動正在擴大。最新行動將影響上海工廠的數個部門,包含顧客服務、工程生產線和物流團隊,目前尚不清楚...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傳出擴大裁員,且縮編範圍延伸到新人招聘也遭凍結。 (美聯社)

特斯拉人力緊縮還沒完 北美地區招聘 下架逾3,400個職缺

2024/05/10

近來頻頻遭遇逆風的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傳出擴大裁員,且縮編範圍延伸到新人招聘也遭凍結,官網上北美地區的招聘啟事,傳出幾乎全遭刪除,只留下三個。在此同時,中國大陸的裁員行動據傳也持續擴大進行。 另外,美國檢方正在調查特斯拉在自動駕駛功能方面,是否有誤導投資人和消費者之嫌,而構成證券欺詐或電信欺詐。 財經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導,特斯拉自官網刪除的3,400多個職缺,多位於美國加州、德州和內華達州。僅剩的三個職缺,屬於德州和加州兩地社區大學的七至16周「製造開發計畫」,提供申請者「轉為正職製造專員的機會」;位於內華達州的職缺,則是四至六周的實習計畫。特斯拉上周也取消今年的暑期實習計畫。 但Quartz報導,在LinkedIn上,特斯拉仍開出326個職缺,多數位於中國大陸,少數在歐洲,另外至少有一個在多明尼加共和國。但只有一個「製造開發計畫」的職缺...


歐洲汽車零件巨頭Forvia計劃裁減多達10,000個工作,以因應歐洲的電動車轉型,並提高在歐陸的競爭力。 網路照片

汽車業寒風不止!歐洲車用零件巨頭擬裁員1萬人 以因應電動車轉型

2024/05/10

歐洲汽車零件巨頭Forvia 19日說,計劃節省成本並裁減多達10,000個工作,以因應歐洲的電動車轉型,並提高在歐陸的競爭力。 這家法國汽車零件集團說,這項五年整頓計畫,預計從2028年起每年可節省約5億歐元(5.389億美元)。 Forvia表示,因應歐盟氣候政策(正在逐步淘汰燃油車)的需求,是該公司實施這項計畫的關鍵理由。該公司的發言人說,在歐陸汽車銷量仍低於新冠疫情前水準的情況下,公司需要維持競爭力,並適應不斷變化的客戶格局,包括亞洲電動車製造商向歐洲擴張。 這家全球第七大車用零件供應商說,提高歐洲獲利能力和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也是推動這項整頓計畫的原因。該公司發言人指出,此次整頓可能會影響約13%的員工。Forvia並表示,與此計畫相關的成本總計約為12億歐元。 另外,汽車業供應商英美白金公司 (Anglo American Platinum)在同日表...


面對來自中國大陸同業的壓力,歐美各大車廠正努力壓低電動車成本。路透

面對中國大陸同業的競爭 歐美車廠設法降低電動車成本

2024/05/09

面對來自中國大陸同業的壓力,歐美各大車廠正努力壓低電動車成本,以便讓電動車價格和利潤空間和汽油車款相近。 路透報導,歐洲的Stellantis和雷諾汽車(Renault)正發展價格較令人負擔得起的電動車;而美國的通用(GM)和福特汽車(Ford)也開始思考與他廠建立合作關係以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豪華電動車製造商Lucid於15日將旗下車款Air Pure的起跳價調降10%,至69,900美元,為一個月內二度降價。上周,電動卡車製造商Rivian也將其車款降價3,100美元,降幅約4%。 在比亞迪等大陸業者的削價競爭下,這些西方國家的車廠遭遇的壓力日增。日經本周報導,比亞迪正考慮在墨西哥設立一家組裝廠,就近將產品輸入美國市場。 高昂的製造成本,已成為電動車普及化的一大阻礙。歐美車廠在銷售上難以趕上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如今大陸車廠的加入,更加劇市場的...